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汕尾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政协第八届汕尾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八届汕尾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政协第八届汕尾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2024年1月12日)
李 耿 坚
各位委员:
我受政协第八届汕尾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3年:踔厉奋发谋突破 实干担当善作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广东,寄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为我们在新征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围绕实现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作出“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为全省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了行动方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抓好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以“实干汕尾”之创新实践,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汕尾贡献、展现老区风采。
在中共汕尾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在政治引领上达到新高度,在服务大局上彰显新作为,在助力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在凝聚人心上开创新局面,在自身建设上展现新气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汕尾实践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一年来,组织开展专题调研22个、专题视察6项,其中市政协常委会议专题议政、主席会议专题协商4场,开展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6场,向市委市政府报送21份调研成果,其中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并作出批示的16份,推动办复提案137件,票决出优秀提案27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00余条,充分彰显新时代人民政协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紧扣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和鲜明主线,高质量举办市政协机关党组主题教育读书班,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及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着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下真功,在深化内化转化上见实效。同时,市政协党组领导班子成员人人带头讲好专题党课,带头深入开展“解剖式”调研,召开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成果交流会,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强化理论武装放在首位,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学习、主席会议专题学习、常委会会议集体学习等同步推进,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著作选读》”等17个专题作为学习重点,引导广大委员及政协机关干部更加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强大的真理力量、独特的思想魅力、巨大的实践伟力,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努力将强大思想武器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不竭动力。全年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7场,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学习15场,政协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学习19场。同时,把深化理论研究作为抓好理论武装的重要一环抓紧抓实,组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县(市、区)政协及我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基地,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收集论文25篇,择优推荐6篇参加省政协理论研讨活动,其中有4篇分别获得省政协二等奖、三等奖。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部署要求,全面推进全市政协系统党建工作,确保市政协始终在党的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从严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在市委常委会上专题汇报全面工作2次,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对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召开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研判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督促指导机关党组不断提升机关党的建设水平,不断完善定期听取机关党组、各专委会工作汇报制度。在政协全体会议、委员学习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期间,建立临时党支部,同时强化对党员委员的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和委员政治意识,着力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聚焦“百千万工程”献智出力。把助力“百千万工程”作为全年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以头号力度推进,将其列入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同时高位推进,制定《市政协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按既定计划高质高效推进。举办主题为“全面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市委书记倾听政协委员之声”活动,并以市政协常委会专题议政建议案报送市委,提出6方面25条对策建议,为我市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实施提供有益参考。举办“市委书记倾听政协委员之声”活动暨海洋牧场和农产品加工专题座谈会,为我市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和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新增长极建言献策。在两期活动中,委员代表围绕主题踊跃发言、热烈讨论,各抒真知灼见,得到市委逯峰书记的高度肯定和评价。活动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学习强国、人民政协报、南方+、触电新闻等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组织精干力量围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域承载能力、强化乡镇联城带村功能、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等10项主要任务开展民主监督,助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紧扣“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入调研,为我市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献智出力。依托全市51个镇(街道)政协联络工作室,由市政协常委牵头会同镇(街道)政协联络工作室成员深入一线围绕“富民工程”开展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同时,围绕“富民工程”开展民主监督,有力推动富民兴村产业等政策措施有效落实。
聚焦“绿美+产业”咨政协商。举行主题分别为“大力推进绿美汕尾生态建设,以高质量生态文明支撑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产业协同,加快实现‘产业融湾’”的两场政协委员(汕商)·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海涛市长与委员和汕商代表深入交流,高度肯定委员和汕商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求各职能部门认真转化落实。同时,主席会议围绕同一主题进行专题协商后以建议案的形式报市委、市政府,既为我市高质量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助力“绿色颜值”向“金色产值”转化提出意见建议,也为我市深入实施“深度融湾”示范工程、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围绕“林长制、湖长制、河长制”开展民主监督,针对我市目前存在问题不足提出6方面22条对策建议,推动我市绿美生态建设取得实效。“搭建大平台引进大企业,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汕尾高新区建设,打造汕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范例”对口协商、“推动港澳台侨资企业创新发展,助力汕尾革命老区高质量崛起”界别协商提出有关意见建议,为我市攻坚推进产业发展大会战增添动力。
聚焦教育强市、文化强市建设出谋献策。围绕“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展常委会专题议政,找准我市存在的7方面问题不足,对应提出6方面22条建议。深入开展“加强中小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专题视察,视察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一致肯定及批示。根据市委要求,市政协邀请部分关心、熟悉教育工作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政协委员组成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观察团,深入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开展调查研究、民主监督,助力破解制约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深度挖掘海陆丰文化资源,提升汕尾特色文化辨识度”界别协商、“弘扬海陆丰革命精神,扩大海陆丰红色文化影响力”和“我市宗教活动场所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专题视察成果为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有益参考。围绕“挖掘汕尾市海岛文化深度不足问题”开展解剖式调研,深入了解我市海岛历史文化、传说工作的短板不足,针对性提出6方面的意见建议,为我市补齐海岛文化短板、助力文化强市建设赋能添力。
聚焦社会事业发展集思广益。组织全体委员围绕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实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城乡移风易俗等党政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集中视察,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力推动一些堵点难点问题解决。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促进全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专题深入开展调研,为我市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优生优育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助推我市乡村振兴”提案办理协商以及“凝聚侨心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专题视察成果,为推动我市乡村全面振兴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发挥提案督办作用,围绕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文化等领域提出137件提案,转交承办单位办理,用心用情用力推动相关工作落地落实。
聚焦关键环节监督建言。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点题要求,围绕农村宅基地、燃气安全、自建房、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撂荒耕地复耕等问题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回头看”,推动相关领域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开展,取得积极成效。围绕陆丰市甲子渔港建设、海丰县海迪(海丰)时尚美都产业园项目扎实开展民主监督,梳理前期监督工作情况分别形成相关调研成果报送市委,专题报告得到党政主要领导高度肯定,指出政协的民主监督系统有效,要求相关领导牵头落实,有力推动项目建设。开展“海岛综合利用开发和旅游发展”专题调研,提出6方面意见建议,为我市全面建设海洋强市贡献政协智慧。
打好“团结牌”,广泛凝聚共识筑同心。赴香港、澳门委员工作室开展联系走访活动,指导工作室港澳委员更好发挥“双重积极作用”,拜访香港广东汕尾市同乡总会、香港汕尾市总商会、香港保健海流协进会、汕尾文康总会(香港)和澳门汕尾市总商会等,深化与港澳各界联系,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与宗教代表人士及少数民族群众、信教群众的沟通联系,做好少数民族同胞、宗教界人士专题学习考察、界别协商、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推动少数民族同胞和宗教界人士更加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发挥政协委员面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主动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界别群众思想状况,反映群众意见呼声,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团结界别群众跟党走。发挥好政协文史“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编撰出版《汕尾文史》(第35辑)。
打好“民生牌”,增进民生福祉聚民心。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主要领导关于助力民生事业发展的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委员助力民生事业”活动,倾力组织发动市县两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6·30”助力乡村振兴捐赠活动,广泛动员政协委员、乡贤力所能及地帮助家乡补短板、强弱项,助推民生问题优先解决、助力民生工程加快实施,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两次活动发动委员和热心乡贤捐资助建教育、医疗民生项目10个,捐赠资金到位1800多万元。发动广大乡贤、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参与第三届汕尾发展大会“我的家乡·我尽力”民生公益项目捐赠仪式,认捐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和乡村道路等有关民生公益项目资金2519万元。开展政协委员林植树活动,筹集植树经费60多万元,动员委员支持参与全市10个“绿美汕尾口袋公园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享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联合各县(市、区)政协、深圳市汕尾商会、广东省吴远溪慈善基金会共同举办“金秋助学”活动,向200名品学兼优应届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100万元,为贫困学子送上温暖、点亮希望。
着力打造“数字政协”。主动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潮流,推动“互联网+政协”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政协工作水平,推进政协履职现代化建设,实现“掌上履职”。按照“边建边用、边用边建”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充实“善美政协”建设内容,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加强系统使用培训,着力提高系统使用率,进一步完善“知情明政”“提案工作”“协商议政”“委员地图”“团结联谊”等各功能模块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录入、审核、推送制度,通过对政协履职过程进行全方位数字化提升和改造,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为依托,改进政协会议、调研、视察、提案、信息等工作,不断实现以数字化改革赋能我市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放大“协商之治”与“数字之治”的融合叠加优势。
着力打造“创新政协”。创新协商民主形式,在守正创新中提升专门协商机构效能。围绕“持续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服务汕尾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助力我市政协协商工作向基层延伸。制定出台《镇(街道)政协联络工作室、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工作的指导意见》,确保工作室实现规范高效运行。先后召开镇(街道)政协联络工作室建设现场会和全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和深入交流全市镇(街道)政协联络工作室、委员工作室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开展镇(街道)政协联络工作室评优工作,评选出市城区捷胜镇,海丰县公平镇、梅陇镇,陆丰市陂洋镇、河东镇,陆河县上护镇等6个履职成效突出的镇(街道)政协联络工作室为先进工作室,进一步激发工作室召集人、委员履职积极性。扎实开展“市县政协委员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搭建‘连心桥’”和“有事好商量,委员在身边”等主题活动,引导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有效增进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一年来,全市政协“两个工作室”开展主题活动300余次,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活动20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300余条,组织开展学习活动300余次。“两个工作室”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得到省政协的充分肯定,同时省内多个兄弟市政协也相继来我市进行学习交流,并邀请我们赴兄弟市政协作专题授课,介绍相关工作经验和做法,受到他们的高度肯定和评价。在全省率先推行优秀提案评选票决工作,提请市委出台《政协汕尾市委员会关于优秀提案评选暂行制度》,市政协常委会上首次开展优秀提案票决,按照25%推优规定,推选参与评优提案35件,最终票决选出27件优秀提案,有力提升政协提案工作质效。
着力打造“活力政协”。组织全体市政协委员及各镇(街道)政协联络工作室负责同志参加市政协“知情明政”活动暨“政协委员服务‘百千万工程’,助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不断提高大家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到关键处的水平。举办“2023年汕尾市政协常委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把学习提升与履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政协常委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建言资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富有成效地做好履行职能各项工作。认真开展政协常委述职工作,6名常委在市政协常委会会议上进行述职,有效发挥政治责任和示范带头作用。举办汕尾市政协系统迎新年乒乓球友谊赛,在加强市县两级政协交流的同时,更展现了政协系统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建设,突出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沟通协调效率,机关干部精气神明显振奋、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工作热情明显提高。
各位委员,过去一年市政协取得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政协关心指导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同时也是参加市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广大政协委员和各县(市、区)政协忠诚履职、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各位领导、各族各界人士,向为政协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各党派团体、各界委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中共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新部署新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闭环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需进一步改进,委员责任意识需进一步强化,政协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改进。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协工作,意义重大。新的一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中共汕尾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攻坚年”行动作为首要任务,把服务和助力打好“五大攻坚战”作为重要抓手,围绕中心、守正创新、履职担当,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为奋力谱写汕尾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四)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在发展协商民主上争创一流、走在前列。要落实中共二十大关于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战略部署,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完善政协政治协商程序流程、协商式民主监督机制以及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等。要做强做优做活“市委书记倾听政协委员之声”活动、政协委员(汕商)·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等独具汕尾辨识度的政治协商品牌,更好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发挥提案工作的全局性作用,贯彻落实好《政协汕尾市委员会关于优秀提案评选暂行制度》,并加强平时提案征集,推动其他履职方式与提案衔接、向提案转化。要不断完善镇(街道)政协联络工作室、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提升工作室工作水平,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同时探索在工作室成立临时党支部,更好发挥党员委员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工作室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要进一步完善“善美政协”数字化建设,实现“指尖上的协商民主”。要认真落实对县(市、区)政协工作的指导责任,合力推进“两个薄弱”问题解决,发挥好人民政协制度的整体效能。
(五)强基固本、提质增效,在提升履职能力上争创一流、走在前列。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积极探索履职尽责的新方法新举措,不断加强政协领导班子建设、政协常委会建设、政协专门委员会建设,切实提升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重要要求,不断提高委员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强化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全面增强履职本领,做到关键时刻靠得住、站出来、敢发声。要强化委员意识,深刻认识和切实珍惜荣誉与责任,发挥好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切实担负起人民政协制度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新风采。要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协机关为抓手,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全力打造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四有”狮子型政协干部队伍,为更好担起政协之责、干好政协之事筑实基础。